俄罗斯劳动法概述
1.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
2001年12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劳动法》是俄罗斯调节劳动关系的大法。该法典的主要目的是对劳动权利和公民自由确立国家保障、创造良好的、保护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该法律的主要任务是为合理调节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国家利益创造必要的法律条件,对劳动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间接关系(劳动的组织与管理、劳动安置、职业培训和进修、监督遵守劳动法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解决劳动纠纷)进行法律调节。
【签订工作合同】雇用员工的依据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分为定期合同与不定期合同。未规定期限的合同视为不定期合同。试用期一般不超过 3个月。对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及其副手,组织分支机构、代表处负责人等试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到期时,任何一方均未提出解除合同,则合同自动延长。
【解除工作合同】经双方同意,任何时候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定期劳动合同,在合同到期之前3天书面通知员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2个星期书面通知雇主。辞职申请生效前,
员工有权撤回。在辞职申请生效后,员工有权按照申请终止工作。
【劳工报酬】《俄罗斯劳动法典》中规定员工的劳动报酬受国家保护,
国家规定员工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中不包括补助、补贴、奖金和其他奖励。2018年7月1日起,俄罗斯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9489卢布/月。
【法定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不超过40小时。每周五天工作制,加班加点应有额外工作报酬。员工连续工作第一年满6个月后有权 享有28个自然日的带薪休假。
【职工社会保险】在俄罗斯,职工社会保险实行分类征收,具体的分类、责任和权重见下表。
表:俄罗斯职工社会保险
保险和社保基金种类 | 在基本工资中占比(%) |
退休保险 | 22 |
社会保险 | 2.9 |
资料来源:俄罗斯联邦财政部
2.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
【外来劳务的基本政策】俄罗斯对外来劳务采用配额管理办法。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劳务人员不需要办理劳务邀请及签证,因此配额总量中注明了除独联体外引进其他国家劳务人员的数量。根据俄罗斯劳务移民法规,用工企业和部门每年向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及移民局申请下一年度使用外来劳务的数量,次年5月之前,使用外来劳务配额(许可证)发放完毕(补充配额除外)。根据《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法律地位法》规定,外国公民根据劳资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取得俄罗斯工作许可证的情况下,可以在俄罗斯从事相关的劳动活动。
在外资信贷机构中俄罗斯雇员的数量不能少于雇员总人数的75% ;产 品分成项目中,投资者聘用的俄罗斯籍雇员数量应不少于所聘雇员总数的 80%,只有在按协议进行的工程初期或在俄罗斯联邦国内缺乏具有相应专长的工人和专家的情况下方可聘用外国工人和专家。
在俄罗斯合法居留的外国公民与俄罗斯公民享有平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外国公民应根据《俄罗斯出入境法》办理工作签证和到俄罗斯以后的居留手续。
雇主需向俄罗斯移民局提供雇用外国劳工许可证,为每名外国工人办理劳务许可的文件(其中含有批准俄罗斯联邦各地劳务配额)。
俄罗斯移民局将根据每年劳务市场需求情况发放劳动许可证。
【外籍劳务工作许可和签证】外籍公民获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签证主要有两种程序:针对常规职员的程序(签发的工作许可和工作签证均以1年为期)和针对高水准专家的程序(工作许可和签证以3年为期)。
(1 )常规职员采用配额管理办法,雇主需为聘用外籍员工申请配额。根据俄罗斯劳务移民法规,用工企业和部门每年向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及移民局申请下一年度使用外来劳务的数量,次年5月之前,使用外来劳务配 额(许可证)发放完毕(补充配额除外)。
(2)高水准专家不适用于配额要求,可基于雇主邀请获得3年多次工作签证。主要标准是年薪水平不得低于200万卢布(约2.9万美元)。
【政策措施和近期走向】近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和俄罗斯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俄罗斯对外籍劳务的政策导向正在发生变化:
(1 )不断缩减外来劳务配额。从2006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大幅削 减除独联体外外来劳务配额,计划每年削减幅度50%。即2006年439万,2007年205万,2008年108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按计划实施,这一数额不断被突破,2007年实际引进外劳230万,2008年180万。根据俄 罗斯政府令草案,2014年俄罗斯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拟发放外国劳务配额数 量大约163万份(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比例2.2% ),比2013年约减少了10 万份。俄罗斯用工单位对外国技术工人的需求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为82.4%,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为79%。2018年发放外籍劳务配额14.04万份,相当于2017年的79%。而其中的94.8%由具有高度技能的外国工人构成。
(2) 为了解决本国就业问题,俄罗斯政府规定在某些行业禁止或限制使用外国劳务。根据2015年12月12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政府第1358号 令,2016年某些行业被限制使用外国劳务:蔬菜种植业经营主体使用外国 劳务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50%;烟酒专卖店零售贸易经营主体使用外国劳 务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15%;药店禁止使用外国劳务;在市场、货亭等商 店之外场所进行零售贸易的经营主体禁止使用外国劳务;从事陆路旅客运 输的经营主体使用外国劳务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40%;从事公路货物运输 的经营主体使用外国劳务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35%;体育运动业经营主体 使用外国劳务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25%。2016年12月8日俄联邦政府颁布 第1315号令,根据此命令,2017年,从事陆路旅客运输和公路货物运输 的经营主体使用外国劳务均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30%,而对于某些其他行 业使用外国劳务的限制额度同上一年。2017年12月,俄罗斯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颁布第848号令,将从事陆路旅客运输和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主体使 用外国劳务比例从30%降到28%,而对于某些其他行业使用外国劳务的限 制额度同上一年。
(3) 力图改善外来劳务结构。俄罗斯新出台的劳务移民法规自2012 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该法规,凡是在俄罗斯从事零售和公共服务 行业的外国劳务移民必须获取俄语水平测试证书,最低应掌握850个俄语 单词。目前俄罗斯共有283个具有向外国劳务移民颁发俄语水平测试证书 资质的培训机构。2013年4月1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对《外国公民法律地位法》和《俄罗斯出入境管理法》再次进行修订,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外国劳务人员办理赴俄罗斯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劳务签证,必须具备俄 语综合考核证书。二是有以下情况的外国移民将被遣送并处罚款:劳务许 可过期后5日后仍未离境;在遭俄罗斯雇主解聘或聘用合同到期,办理工 资结算后5日内仍未离境;外籍劳务违规进行跨工种、跨行业的务工活动。修正案于2015年1月生效。
(4) 严厉打击非法劳务移民。据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统计,2007年俄 罗斯联邦移民局共处罚使用非法劳动移民的雇主16万名,罚金总额45亿卢 布。每年移民局罚款、签发劳动许可和办理各种证件等业务所获收入总额 约为100亿卢布,均列入国家预算。2008年,俄罗斯移民局加大了处罚使 用非法劳务移民的力度,莫斯科市规定,非法用工的法人企业一经查实将 被罚款25万-80万卢布,非法打工的个人将被罚款2000-50000卢布。2013 年以来,俄罗斯移民局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劳务移民,莫斯科市 已遣返非法劳务移民逾4000人。2014年10月23日起,莫斯科市内务总局、 市移民局、安全局等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名为《外来移民一 2014》 的预防性全面行动。据莫斯科市内务总局报道,已拘留14000余名外来移 民,其中多人有犯罪前科,10人处于通缉名单。
(5) 据俄罗斯联邦政府2014年10月颁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在俄罗斯 远东地区跨越式发展区注册的企业可有权直接邀请外籍劳务务工,并无需办理吸引外籍劳务来俄务工许可。此外,在此区域务工的外籍劳务不纳入 俄罗斯外来人员登记范围。
(6) 自2015年1月1日起,俄罗斯《新移民法》开始生效。新法规定, 对与俄罗斯实行免签证的国家取消了移民配额,代之以个人或者法人工作 许可制度,相关文件可自进入俄罗斯之日起30天内获得,该许可只发放给 以工作为目的的外国人,规定其只能在获得许可的地区工作,基本费用为 1568卢布,各地区可自行设定系数;所有移民必须要用俄语通过俄罗斯法 律和历史基础知识考试;独联体国家移民必须持有出国护照入境俄罗斯; 免签证入境在无工作许可情况下180天内可停留90天;签署劳动合同时, 必须参加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纳额度为工资总额的1.8%。办理新工卡费 用约1.4万卢布。俄罗斯对劳务移民的宽松政策主要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的 技能人才不足。
3.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风险
【交通风险】2011年7月,“布加尔”号客轮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 国境内的伏尔加河段沉没,造成上百人伤亡。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提醒中方 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尽量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出行。
【治安风险】近来,在俄罗斯发生多起中国公民被抢案件。2013年3 月,一名中国公民在滨海边疆区遭歹徒杀害。5月,3名中国公民在俄罗斯 哈卡西共和国遭歹徒抢劫后杀害。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提醒中方人员提高 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尽量不要随身携带大额现金外出,注意不 要被人跟踪。2014年发生多起华商被打被抢等被侵害案件,警方提醒,案 件多发生在清晨,中国公民最好结伴而行,且勿携带大量现金。
【签证风险】俄罗斯发生多起涉中国公民劳务纠纷案件。经了解,务 工人员均系通过朋友、乡亲介绍来俄,劳资双方并未签订正规合同或协议, 导致务工人员权益受损时得不到法律保障,无法有效维权。此外,其中有 不少人员持旅游、商务等类型签证非法务工或签证过期等问题,而被法院 判处罚款并遣送出境,使自身蒙受经济损失。外交部领事司在此提醒出国 务工人员,应选择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具备对外劳务合作资质的机构,签 订正式劳务合同,办理合法工作签证,提前了解清楚工作要求、条件、待 遇等相关情况,切勿轻信无资质中介机构或个人。如到国外后合法权益受 到侵犯,应及时报警,并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
【其他风险】2015年初有中国公民因误入限制外国公民进入的俄罗斯 城市而受到处罚。驻俄罗斯使馆在此提醒广大旅俄中国公民注意查看相关规定,留意自身路线,避免构成违法行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
- 2025-02-28
- 2025-02-27
- 2025-02-26
- 2025-02-25
- 2025-02-25
- 2025-02-24
- 2025-02-23
- 2025-02-17
- 2025-02-15
-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