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劳动法概述
1. 劳工法的核心内容
瑞典拥有非常完善的劳工法规体系,包括《工作环境法》、《就业保 障法》、《平等机会法(男女工作平等法)》、《工资担保法》、《公共 部门就业法》、《反歧视法》等等,对相关就业问题做出了详细、明确的 规定,使就业政策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工作环境法》旨在预防发生在工作场所的意外事故,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雇主应对工作环境负主要责任。
《反歧视法》禁止基于性别、变性身份或表达、种族、宗教或其他信 仰、残疾、性取向或年龄等因素的差别对待。工作中的歧视行为可能涉及 骚扰行为或与工资设定、工作条件或晋升机会相关的不公平待遇。
于1974年生效、2016年最新修订的《就业保障法》从根本上限制了 雇主自由解雇雇员的权利,为雇员的就业安全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保 障。《就业保障法》主要就雇佣双方终止劳动合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 题做出规定。其中,法律将劳动合同分为无期限和固定期限两种,并规定 了两种劳动合同适用的具体细则。
关于雇主决定终止无限期劳动合同的情况,法律做了严格的规定:雇 主决定终止合同应该建立在客观原因基础之上,除非有充分的理由,任何 雇员都不能被随意解雇。职员的偶尔过错、失误以至不轨行为,不能构成 解雇的充分理由。雇主在做出解雇决定时,必须发出书面的终止合同通知。 根据雇员实际工作的年限,通知必须在雇佣关系结束前1-6个月发出。在 终止合同通知中,雇主必须告知雇员若要使合同终止无效的所需程序,以 及如何索赔由合同终止所带来的损失,并且声明雇员是否享有再次被聘用 的优先权。此外,雇主有义务在雇员要求的情况下向雇员陈述终止合同通 知里的条件,当雇员要求书面陈述时,雇主则必须给出书面陈述,并交至 雇员本人。当雇主声明雇员在收到终止合同通知后不必继续工作或仅需在 一定期限内工作时,雇员有权获得工作的报酬和其他雇佣收益,并有权要 求雇主给予相应的补偿。
关于雇主决定不再续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法律规定:雇主必 须在合同期满前1个月告知雇员,雇佣期限少于1个月的应在开始工作时告 知雇员,季签合同的则应该在下一季开始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同样, 通知必须明确告知雇员若想声明该合同为无限期合同或者希望申请得到 有关损失补偿的所需程序,以及告知雇员是否享有再次被聘用的优先权等。
法律还规定,在雇员基本未能履行其对雇主的义务时,雇主可将其辞 退,但必须出具书面辞退通知。在通知中雇主必须明确告知雇员若希望声 明该辞退通知无效,或者希望申请得到有关损失补偿所需经过的程序。此 外,如果雇员要求,雇主有义务向雇员陈述辞退的原因和条件,如果雇员 要求书面陈述时,则雇主必须给出书面陈述。此外,法案也规定辞退通知 必须在与雇员本人交流之后才能生效。
雇员下岗时有权拿到自己下岗前的工资和收益,由于工作量减少而必 须精简人员时,雇主必须按照工龄长短决定裁减顺序,即“最后受雇者最 先被解雇”。双方签订或停止执行协议时,需提前告知雇员所在工会,工 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与雇主协商。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退休的养老金制度、终止合同通知(或辞退通知) 合法性的争议处理机制、雇员索赔机制以及诉讼机制等。
2.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
瑞典作为欧盟成员国一直遵循欧盟统一的劳工市场政策,而且对于外 籍劳务人员的引进在某些方面比欧盟的政策更严格,这主要是考虑到瑞典 行业工会的利益,也为避免引进非法劳务人员。
在引进外籍劳务人员时,瑞典一般优先考虑来自欧盟国家的劳务人 员,2004年欧盟东扩后,瑞典是首批彻底向欧盟新成员国劳务人员打开大 门的国家之一。
瑞典季节性劳务,如采摘蓝莓等工作,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高。中 国商务部于2010年8月发出通知,禁止季节性劳务外派。
自2012年开始,瑞典移民局收紧了保洁、酒店服务、建筑等领域工作 签证发放政策。
【欧盟外人员招聘】自2008年12月15日开始,瑞典用工单位招聘欧盟外人员,应先向劳动就业管理局提出申请,表明拟聘人员在欧盟劳务市场难以找到,需聘用欧盟外人员。 经批准后,向移民局申请工作签证。
非欧盟(EU )或欧洲经济区(EEA)的公民只有等相关职位信息在 EURES网站(网址:Eures.europa.eu)上发布至少10天后,才有资格申 请该工作。
部分职业要求从业者须拥有执照或登记注册,才能在瑞典执业。瑞典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网站列出了所有此类职业的清单。
【工作许可】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公民在收到雇主的聘用合同后, 以联系瑞典移民局(Migrationsverket),申请工作许可。
所需最基本的文件包括:
(1) 工作许可申请书;
(2) 书面聘用合同,填写完整,并由雇主和工会组织代表签字;
(3 )有效护照;
(4)每位同行家庭成员的相关文件副本。
工作许可的有效期最长为2年,但可以续签。
如果在过去7年里在瑞典住满4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许可。
l
外来务工人员应遵守瑞典法律法规,按时纳税。
3.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人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数次遭遇盗窃案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提醒中方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务必留意随身财物安全;预留个人证件复印件及照片以备不测。一旦发生 财物失窃或其他人身安全问题,立即向附近的警察局报案并尽快与中国驻瑞典使馆取得联系。
- 2025-02-28
- 2025-02-27
- 2025-02-26
- 2025-02-25
- 2025-02-25
- 2025-02-24
- 2025-02-23
- 2025-02-17
- 2025-02-15
- 2025-02-13